近期,正是農民朋友秋播備肥高峰。而這里要提醒農民朋友的是,今年買肥料,一定不能大意,更不能圖便宜。這個去年的例子,仍有深刻的警示意義,下面再來看一下:
去年,山東省煙臺市萊州記者將農戶提供的幾款復合肥、生物肥送到市檢驗檢測中心進行了抽檢。檢測發現,送檢的幾款肥料出現不同程度的不達標現象,有的甚至是接近零含量。這些檢測結果讓這位送檢的農戶大跌眼鏡,“購買了2000多塊錢的化肥,各項含量居然接近零含量,這不就是坑騙嘛。”
假化肥“傍名牌”,各項含量幾乎為零
假化肥傍名牌,坑農害農。此次委托《今日萊州》檢測的農戶當中,有種糧大戶送來的復合肥、也有普通農民送來的復合肥、生物肥,還有蘋果種植戶送來的化肥,他們當中有的購買了幾千元肥料,有的甚至購買了十多萬元的肥料。肥料不達標這不僅對他們經濟造成損失,如果真正使用了含量不達標的假肥,那么莊稼會長成生什么樣,果樹會如何,將不可想象。
檢測中一位姓楊的阿姨自己購買了2000多塊錢的復合肥名為“撒可富”,希望通過檢測了解一下化肥含量是否達標。“我的化肥是在村里有專門賣化肥的大卡車那買的,撒可富是一個名牌化肥,用著好所以就買了2000多的,希望通過檢測看看化肥是否達標。”但是讓楊阿姨非常失望的是,她買到了一款真真確確的假化肥,經過檢測后發現,化肥的各項含量中除了測到氮含量有一點之外,其余含量近乎為零。
看到檢測報告,楊阿姨非常生氣:“花了這么多錢,卻買到了什么都不含的化肥,這不是坑騙老百姓嘛!”記者根據化肥的名稱在網上進行了搜索,假化肥的外包裝無論是從名稱字體、包裝袋顏色以及各項標識都與真正的撒可富如出一轍,從外包裝看不出有什么區別。
記者根據包裝袋上的服務熱線電話撥通了廠家熱線,將情況告訴了廠家,據工作人員回復,這可能是購買了假化肥,將負責區域銷售的郎經理電話告訴了記者,隨后記者聯系了郎經理。
在了解了相關情況后,郎經理告訴記者,這是典型的“傍名牌”現象,很多假商販假冒“撒可富”的牌子,每到農忙的時節到農村里去賣假化肥,“山東每個地區每年都有很多這種情況,這不僅有損我們化肥的品牌形象,也嚴重的損害了老百姓的利益。”
“對于這種情況如果老百姓反映后,你們都是怎么處理?”“如果發現商販我們會立刻報警,通過有關部門利用法律途徑解決,但是很多農民都是事后才發現,待到檢查的時候假商販已經逃之夭夭,老百姓跟我們廠家受到‘雙重’傷害。”據郎經理介紹,一些商販在制假窩點內,制造出假包裝,然后裝進去假化肥,通過小貨車、面包車,到處招搖撞騙,他們流動性很強,屬于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的模式,非常難抓,所以希望老百姓不要隨意在街頭、馬路上購買化肥。
假化肥偷含量,各項含量低于國家標準
假化肥偷含量,坑農害農。在此次委托檢測的肥料中,復合肥、生物肥含量低的現象也是屢見不鮮。郭家店一位種糧大戶委托檢測的一款復合肥,檢測的是氮磷鉀的含量,據檢測中心工作人員介紹,國家規定的最低要求是各項含量不低于15%,單一不低于4%,而檢測的結果除了氮含量達到18%,其余兩項含量均為零。
這位種糧大戶每年購買成千上萬元的化肥,如果每袋的化肥含量都是這樣可想而知一年的損失有多大,而這僅僅是化肥的損失,如果施肥后,肥料沒有提供足夠的養分這對莊稼作物生長也會造成損失,雙重損失疊加,一年的損失不會小。
磷酸二銨是一種高濃度的速效肥料,適用于各種作物和土壤,特別適用于喜氮需磷的作物,作基肥或追肥均可。一位蘋果種植戶委托檢測的磷酸二銨肥料,而磷酸二銨規格一般為:含氮量不小于18%;有效磷不小于46%。但是檢測的結果氮含量是16%,因此屬于不合格產品。
另一位柞村鎮的葡萄種植戶送檢的一款海藻生物菌肥,包裝標識標注的有機質≥55%,而實際檢測的有機質含量為39%,也屬于不合格產品。說起當初為什么要檢測這款肥料的時候,這位村民告訴記者,與親戚一起購買了不少這款生物菌肥,但是回家稱重的時候無意中發現,有的重量不夠,“一袋凈含量是80斤,但是稱了之后發現有的70多斤,60多斤,缺很多,既然重量都不達標,那么質量是不是有問題,所以希望通過你們報社幫助檢測一下。”
記者想根據這款生物菌肥包裝袋上標注的免費服務電話進行咨詢,但是幾天的時間撥打了很多遍電話一直處于不通的狀態。
肥料含量低,莊稼地里的作物“吃不飽”“跟不上營養”,最后損失最大的就是農民。假化肥坑農害農,所以農戶都要提高警惕,不要隨意在街頭、馬路上購買化肥,盡量到有許可經營的正規經銷商門店進行購買,并索要發票等憑證。
手機:4001589789 電話:4001589789
地址:山東省青島市黃島區海南島路163號D137室